保定五年(565)二月,宇文貴奉詔去突厥為武帝迎接阿史那皇後,趙文表隨行,執掌禮儀。當皇後的儀仗隊伍將出突厥邊境時,突厥送行的使者借口馬瘦,行進速度緩慢下來。趙文表恐途中生變,立即對使者說,東有北齊伺機,西有吐穀渾窺變,我們不能不防。突厥使者遂催動人馬,加速行進,很快就到了張掖(時為567年)。皇後到長安,趙文表以迎皇後有功,另封伯陽縣伯,食邑六百戶。
天和三年(568),趙文表轉任梁州總管府長史,後遷為蓬州刺史。由於他為政寬和,受當地各民族人民的愛戴。朝廷加授他驃騎大將軍、開府儀同三司。後晉級大將軍,晉爵為公。
周靜帝即位,趙文表調任吳州(故治在今江蘇江都縣)總管。大象二年(580)六月,尉遲回起兵反對楊堅執政,引起地方-。時吳州刺史於�懷疑趙文表要響應尉遲回,謀殺自己,便趁趙入府探問之機,將他殺害。並命上報朝廷,聲言趙文表謀反。楊堅全力平定尉遲回之亂,為安定於�,遂授其吳州總管之職。後知文表無異誌,聽其子襲爵。
趙文表(?~580年)北周將領。祖籍天水西(今甘肅天水市),後徙居南鄭(今陝西漢中市)。其家數代為官,父趙江(或玨)曆任巴州刺史、驃騎大將軍、開府儀同三司、禦伯中大夫、封昌國縣伯。文表自幼喜歡練武,善騎射,好讀書。初為宇文泰帳下親兵,魏恭帝元年(554)隨軍南征,以功授都督。三年(556)正月,大將軍田弘領兵南攻梁之信州(故治在今四川奉節縣)趙文表出征有戰功,遷為帥都督。後在蜀地行昌城郡(故治即四川三台縣)事。其間被加中軍將軍、左金紫光祿大夫。保定元年(561)轉任許國公宇文貴府司馬,繼為長史,累升大都督、車騎大將軍、儀同三司。
保定五年(565)二月,宇文貴奉詔去突厥為武帝迎接阿史那皇後,趙文表隨行,執掌禮儀。當皇後的儀仗隊伍將出突厥邊境時,突厥送行的使者借口馬瘦,行進速度緩慢下來。趙文表恐途中生變,立即對使者說,東有北齊伺機,西有吐穀渾窺變,我們不能不防。突厥使者遂催動人馬,加速行進,很快就到了張掖(時為567年)。皇後到長安,趙文表以迎皇後有功,另封伯陽縣伯,食邑六百戶。
天和三年(568),趙文表轉任梁州總管府長史,後遷為蓬州刺史。由於他為政寬和,受當地各民族人民的愛戴。朝廷加授他驃騎大將軍、開府儀同三司。後晉級大將軍,晉爵為公。
周靜帝即位,趙文表調任吳州(故治在今江蘇江都縣)總管。大象二年(580)六月,尉遲回起兵反對楊堅執政,引起地方-。時吳州刺史於�懷疑趙文表要響應尉遲回,謀殺自己,便趁趙入府探問之機,將他殺害。並命上報朝廷,聲言趙文表謀反。楊堅全力平定尉遲回之亂,為安定於�,遂授其吳州總管之職。後知文表無異誌,聽其子襲爵。
同年(公元580年)去世的名人:





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